那些考证的中年人:40多岁活出了高三的感觉


作者:飏帆学习进化论 来源:摘编于某自媒体 日期:2025-02-09 点击量:204

【导读】这篇文章,写给那些人到中年,还在每年考试的中年人。 这条路,我已经走了3年了,而且还有可能继续走下去,有苦累,有荣耀,甚至有了信念。但是当我们走上这条路之后,会发现,这可能是我们人生中做的最对的选择...

看到一则留言,有点想哭......


一个妈妈,曾经全职带娃10年,期间考过了所有能考的专业资格,等到孩子读大学之后,她与合伙人的会计师事务所终于开张了。

那一瞬间,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,原来,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人,或者一群人,迫于无奈,权衡之下,跟自己做出了一样的选择。


当我们,下决心重启人生的时候,其实就已经预料到了一种结局:等到孩子读初中甚至读大学之后,我们才有可能去真正做自己喜欢的事业,那个时候我们可能已经30多岁了,甚至40多岁了。

那个时候,事业的艰难,可能会比20出头的时候还要更多,要顾虑的东西也会更多。

尤其是对一个女人而言,即便有证书有学历,竞争力也会大幅下滑。

是的,这些我们都知道,我们都已经预料到了。


但是为什么还要去考证书,为什么还要花好多年去筹谋这一切?

因为当人生,因为一个孩子,突然被限制了无数种选择的时候,摆在我们面前的路,不会很多。如何去权衡自己的人生?如何不亏待孩子也不亏欠自己?如何去给自己一个希望,给自己一个撑下去的动力?

思量很久,大概就只能剩下两条路了:读书考试,提升自己,或者做个自由职业,兼顾家庭。


我在26岁的时候开始决心考试的,在一边接送孩子上幼儿园,照顾辅导孩子的情况下,考了证券、基金、期货从业资格,985大学的全日制研究生,考过了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。

3年之前,我就有过这样的疑虑:读出来研究生又怎么样?考出来那么多证书又怎么样?那时候我已经30岁了,已经失去了最有竞争力的年纪,要重新去融入职场,多艰难啊?


但是后来我想通了:不读又怎么样?不考又怎样?不读不考,我还是会到30岁,我还是会失去竞争能力,如果这3年多时间,我只是去做一些机械的,自己不喜欢的工作,慢慢熬到自己30岁,那时候我不是一样过得很艰难吗?

而现在我不一样了,虽然没有办法比拼年龄的优势,但是至少,我有了学历证书,有了可以拿得出手的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的证书,还有了写作这个技能,即便我已经30岁了,即便我刚刚入职场会遇到很多尴尬的局面,但是,我会有更多的底气去改变这些局面,有更多的底气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。


我们永远无法阻止的一件事情,是时间会一直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向前流走,无论我们做什么,还是不做什么,岁数都在一天天增加。既然时间拦不住,那何必透支焦虑?就按照自己最期待的方式,过好现在就可以了。


那些不支持和质疑的声音,其实有时候并非是纯粹恶意,也许他们只是不知道,人生会有很多种妥协,很多迫不得已。

在没有当妈之前,我觉得我可以活得很自我,我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不为任何人去放弃,坚持自己的主张。

但是当我生下孩子,亲力亲为带了他几年之后,我才知道一个孩子,可以让一个女人放弃的东西太多了。

但是也会让一个人突然间想去坚持很多东西,比如去逆袭人生,去活成孩子的榜样。


为什么这么拼?


因为对于农村出来的她而言,唯一的方法就是考试和学习。她靠这个,得到了想要的一切,从一个中专生,到上市公司财务经理。

对很多人而言,可能自己奋斗了10多年,才能跟别人在一个写字楼里面,坐在一起喝咖啡。

他们深知,自己的父母所给予自己的,实在是有限,但是这已经是他们能够给予的最好的了。

他们明知,留给自己孩子大量财富,已经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了,但是,好在他们从未放弃进步,他们可以以自己的人生经历,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
很多时候,不管自己内心有多少怀疑和彷徨,外界有多少不理解和质疑,对于那些人过中年拖家带口,还坚持每年考试的中年人而言,考试的意义,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,或者说想要向外界证明自己了。


对他们而言,也许更重要的是,为了找回自己。